|
前两天小编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。 由于对孩子的口腔护理不当,3岁半孩子的牙齿全部烂光,真没想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。 而且,这并不是个例。 虽然抱怨的家长不少,“心大”的家长也挺多,但很多家长并没有足够重视孩子的口腔健康问题,又或者存在一些错误的护理观念,所以现在口腔健康有问题的孩子还是挺多的。 《**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》显示:目前我国5岁儿童的乳牙龋齿患病率为70.1%,比十年前上升了5.8个百分点。 《湖南省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》显示:3岁儿童患龋齿率为53.2%,4岁儿童患龋齿率为66.5%。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,家长在孩子口腔健康问题的认知上有哪些误区,以及该如何正确护理孩子的口腔。
很多家长会认为,小孩子有龋齿没关系,反正会换牙,没必要特意处理。 真的是这样吗? 实际上,如果孩子龋齿严重的话,很可能影响到恒牙的健康发育。 因为恒牙的牙胚就在乳牙根部下面,如果龋齿波及牙根和牙周组织的话,那么会影响恒牙的健康。 所以说,在整个牙齿发育的过程中,出现了龋齿,不仅仅是一两颗乳牙受到影响的问题,还会影响恒牙的发育。 反过来,如果乳牙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,对于恒牙的生长也是有促进作用的。 因此,当孩子乳牙出现问题时,一定要及时治疗。
很多家长心中认定了一个想法,孩子龋齿就是吃糖吃出来的,不给他吃糖就不会有龋齿了。 吃糖确实是导致龋齿的因素之一,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。 因为除糖果外,孩子喝含糖的饮料、吃的婴幼儿食品中含有的糖分,都可能诱发孩子龋齿。 而且,口腔里的细菌,不仅可以分解糖,还会分解各种食物,而分解食物都会产生酸,并不是只有吃糖才会引起蛀牙。所以,要控制的不只是糖,主要是控制孩子进食的频次。
对牙齿还没长齐,或是只长了几颗牙的小宝宝。 有的家长认为,孩子还那么小,牙都没长几颗,给孩子漱漱口就足够了,不用刷牙。 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,其实对于孩子的口腔清洁,应从出生后1~2周就开始了。 有的家长有疑问:“孩子牙都没有就要清洁吗?为什么呢?” 这是因为,虽然孩子没有牙齿,但是牙龈很可能会"藏污纳垢"。 而且,在乳牙萌出前帮孩子清洁口腔和按摩牙龈,可以让孩子适应“刷牙”这件事,降低孩子口腔的敏感性,让孩子在出牙后不对清洁牙齿的行为产生抵触。 那么,家长怎么帮孩子清洁口腔呢? 可按以下步骤操作: 1 用香皂或洗手液洗净双手。 2 用指套牙刷轻轻按摩孩子牙龈。 另外,如果孩子夜间吃奶,要在吃奶后喂一口白开水,可以帮助孩子清洁牙龈。 当孩子萌出第一颗乳牙后,就可以帮助他清洁牙齿了,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详细地说过《孩子牙齿的清洁方法》,家长们可以点击链接查看。
很多家长认为,孩子牙齿不疼就没有问题,去检查根本就是浪费时间和金钱。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:“牙齿清洁、无龋洞、无疼痛感、牙龈颜色正常、无出血现象”。 与出现问题,动辄花费几千,上万的牙齿"补救费"相比,定期牙齿检查,可以说是一项回报丰厚的投资了。 定期检查,可以检测孩子的牙齿发育状况,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,还能帮助家长了解适龄儿童的口腔保健知识,更好地预防孩子口腔疾患。因此,在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后,就应带他去做口腔检查,然后每隔3~6个月定期检查一次。
牙齿反颌是医学上的专业术语,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地包天。 有些家长认为,孩子有了地包天,要等到牙齿换完再矫正才有效果。 其实恰恰相反。 等到孩子换牙后,此时再矫正就比较晚了。 而不及时矫正的话,不但会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,还可能影响孩子的面部骨骼及肌肉发育,进而影响美观。 当孩子3~5岁可以配合矫正时,就应该及时就诊矫正了。 牙齿就像小树苗,越小进行矫正,在牙齿上所施加的力越小,矫正的效果越好。 此时矫正,一般3~6个月的时间,就会有很明显的恢复。 美国正畸协会也推荐,儿童Z好在不晚于7岁前进行正畸检查。 Z后,小孩子并没有什么口腔健康意识,需要我们家长多帮孩子把把关,多了解一些基本的口腔健康知识,这样才能减少这些问题发生在我们的孩子身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