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响找对象积极性的因素 人类自从猴子进化成人以来,主题是两个,生存和繁衍。
当我们肚子比较饿的时候,不管什么食物,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,也就是饥不择食,当我们不那么饿的时候,我们就要挑自己最想吃的、看上去美味的食物来享受;性激素水平高,表示我们越饥渴,而激素水平低则表示我们还不那么饿,觅食的冲动也就没那么高。这个比较好理解。 食物和性,一个是满足生存, 一个是为了生育。生存摆在首位,饥饿的时候,唯一的愿望就是吃饱饭,而吃饱饭后的愿望就有很多了,饱暖思淫欲。 一个人找对象积极不积极,主要是两点,生理上的饥渴,和情感饥渴。一般男生是前者,女生是后者。 形成这二者的区别,依然是人类在漫长进化历史中男女承担不同的生育风险而造成的,男女所有的择偶矛盾和差别,都是源于生育风险。人类的KPI是繁衍基因,传宗接代,生孩子。我们的很多行为,其实不是受大脑控制,而是受基因控制。我们都是远古人类的后代,遗传着他们的基因。这些基因记载着让后代更好的活下去的信息。
在没有避孕技术的远古时代,一个健康的男人每和一个女性发生关系,就有可能多一个孩子,他的基因就传播开来,相对于老实忠贞的男人,花心的男人跟不同的女性发生关系,就有了更多的孩子,花心的基因也就更多。当然,能不能让这些孩子都成功的存活下来,这涉及到一套复杂的择偶博弈,这是关于忠诚和出轨的博弈。 为了促使男人去追求女人,男人进化出了强烈的性渴望,以及与不同女性发生关系的欲望。 而女人呢?在生存环境恶劣的几百万年的漫长历史中,女人生孩子,需要怀胎十月,冒着生命危险的分娩,以及1-3年的哺乳。女人发生一次关系,就有可能怀一个孩子,面临漫长的孕期哺乳期,运气差的还会难产丧命。所以性需求强烈的女人,死得更多,基因也就无法延续下来,只有那些偶尔有性需求的女人,存活的几率才会大;女人在怀孕和生孩子的将近一年的时间中,是需要作出巨大的牺牲,在这一过程中,女人也不便去采集野菜和浆果养活自己,必须依靠男人的物资供养和人身安全保护,所以进化出了女性情感需求的渴望,渴望得到宠爱与呵护,表达需求,才有可能被满足,那些不像伴侣表达需求的女性,那些得不到丈夫宠爱的女人,被饿死冻死了,基因也就无法延续。
现代的女性有较多的情感需求,较少的性需求;现代的男性有较多的性需求,较少的情感需求,认识到这个本质不同,对我们处理情感问题非常重要。
|